七十歲能幹什麼?帶孫子,曬太陽,坐著搖椅慢慢搖。在平常人看來,這恐怕是最幸福的七十歲了。然而七十歲老人「班」,仍西裝革履意氣風發地應聘一個網購公司實習生職位,讓自己在暮年找到了存在的意義。
-
早退休與晚退休,誰更快樂?
退休就是要頤養天年、含飴弄孫?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中的班可不這麼認為,他將用他的表現告訴你,年輕人還是「太嫩了」。陳亮恭表示:平均壽命延長的現今,提倡延後退休也並非是壞事!此外,經各國研究報告指出,那些晚幾年退休,或退休後再就業的老人們,反而會比早點退休來得更快樂健康。余璦君則表示,許多中高齡再就業者在職場待不住,多數是因為心態沒有調整好,其實只要他們可以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便能看見不一樣的美景。
-
尋找人生意義,抓住第二次機會
身為「自由職業者」的哈勒,會到顧客的家中幫忙組裝傢俱。66歲的她,認為這份工作不僅可以賺錢,更可從中獲得成就感,並接觸到他人。李明倫表示,他看到許多中高齡者工作充滿活力與熱情,因為當人們找到自我價值時,也會忘記自己的年齡。
-
高齡者就業好搞頭,政府推行政策協助
臺灣目前也針對高齡者就業、延長退休等機制,建立更周延及合宜的政策,好比:為鼓勵企業繼續雇用合法的高齡勞工,若雇主續用達30%、不低於原薪資,且雇用滿6個月以上,前6個月就補助雇主每人每月1.3萬元,第7個月後的補助更提高至1.5萬元。此類的政策,讓樂齡人士在各類型的社會參與重獲生命的意義。
-
雖然大多數老年人在體力、精力方面不及年輕人,但是他們的人生閱歷和智慧可以給現在的年輕人很多的建議和方法。老人和年輕人不是反義詞,更不是一組矛盾,而是互補的組合。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