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臺的樂齡實務先鋒齊聚一堂,一同見證制度創新與教學品質的深度對話!
社團法人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王紫菡 秘書長|從台灣俗諺出發,以性別平等求好籤教具,融入性別平權與文化反思,讓「語言再現」成為社會對話的新力量!
魏惠娟 教授|「經營樂齡,不只是把事情做完,而是要把事情做對。」以樂齡2.0思維,呼籲中心發展經營機制,讓樂齡中心的營運更永續、更有方向!
王婉如 主任|「志工不只是人力,更是中心的生命紋理。」透過制度與陪伴,打造服務與學習的雙向循環,讓中心成為真正的「生命共學場域」。
謝旻憲 執行長|從「故事行銷、健康關懷、代間互動、溫馨活動」四大策略出發,讓學習真正走進人心!樂齡行銷不是賣課程,而是賣溫度與連結!
蘇貞瑜 主任|從「老師難尋」到建立完整教學制度:興趣調查、試教、回饋與聯繫,打造貼近長者需求的高品質課程!
黃意萍 主任|以教案提交、四堂試教、學員滿意度評估等流程,打造具彈性與品質的講師制度
吳雅茹 主任|建構「課前審查—課中觀課—課後回饋」三階段流程,落實講師教學品質保證,高齡教學 ≠ 學術灌輸,更重視「關懷、互動、彈性、節奏」!
吳明烈 教授|以「Learning by Doing」到「Learning Earning」的概念轉化,呼應學習的價值應具備實質貢獻與社會影響,突顯了學習不僅為了學,更為了創造。
本次論壇,不只是知識的交流,更是一場深刻對話。我們看見——
制度與品質可以同行 、 志工與學員能彼此成就 、行銷與教學可以走進人心
未來的樂齡學習,不只是「開一門課」,而是「打開一扇門」,讓每一位長者走進學習、走進社群、走進更有尊嚴與成就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