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看診「零」接觸—及時準確又安心

遠距醫療與我們的關係

近年受新冠肺炎影響,醫療院所成了一級戰區,但有長者或慢性病患者仍舊需要到醫院做定期檢查或回診,徒增感染風險,在壓力下甚至導致拖延就醫,這時「遠距醫療」又被拿出來討論。

遠距醫療有三大要素包含遠端監測、資訊傳輸、互動溝通,突破了空間與地方的限制。不過根據臺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為了解決醫療缺乏,遠距醫療僅適用於偏鄉地區。雖然隨著高齡化以及疫情等等因素,放鬆規定讓隔離或相關者、國際病患等人適用,但適用範圍仍相當侷限。

-

遠距醫療的優點與挑戰

遠距醫療最初宗旨是為了解決城鄉醫療不平等,以及能在各方面減少成本,例如降低親自就醫受到感染的風險、減低交通費用,並且能夠就近在自己熟悉的環境接受醫療,讓人安心,也可以提高民眾主動心理諮商的意願,降低未來社會負擔。然而首先要先克服的為硬體設備及軟體開發,價位較高,是每一個家庭、社區皆能負擔,另外將數據轉為線上的同時,資料隱私的安全性又是另一重點。

-

美國Teladoc與臺灣遠距醫療企業

對於在幅員遼闊且沒有健保的美國人來說,雖然一般家庭大多有配合的家庭醫生,但若有不適或是疑問,最即時又價錢可負擔的解決方式就是透過電話或視訊進行遠距診療。成立於 2002 年的 Teladoc Health, Inc. (TDOC) 為美國最大遠程醫療平臺,致力於醫病間的媒合,病患僅需支付小額單筆費用,透過健康遠距監測及電子化病例,更準確即時地提供資訊給醫病雙方,病患甚至可以直接在與自己鄰近的藥局取藥,成為了美國人醫療健康平台的不二選擇。

在臺灣,第一個遠距醫療平台「醫生馬上看」服務的發展,是因看到義診的醫生因為檢查、監測設備不足且缺乏病歷整合,而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致力於線上預約醫師以及線上即時問診,並透過雲端公有雲及私有雲將病歷整合,再以物聯網串聯藥局、醫院等醫療機構,就算是不同家的醫生也能夠獲得即時、完整資料以做準確的判斷,藉此解決了偏鄉醫療資源整合問題。

但遠距醫療無法解決日常的健康問題,Wacare 為臺灣第一款AI 預防醫學 APP,主打共享健康數據紀錄、健康社群網路,提供健康諮詢與教育服務。共享數據能夠分析病患的血壓、睡眠狀況等,人工智慧也會同步監測,一有狀況即會通知聯絡人,讓親友、照顧者以及醫療機構能即時了解健康狀態。若有任何問題也可在健康社群發問,大大減輕長者與照顧者對於病症不了解的焦慮。除此之外,還提供遠距衛教課程,讓大家能夠一起終身學習,培養健康識能,喚起群體健康意識,使大家凝聚在一起,達成了健康促進的願景。

-

臺灣遇到困境與發展性

臺灣在遠距醫療上起步較晚,搜集病患資料不齊全,追蹤、照護的設備、人力等,也礙於經費不足而無法妥善。另外,由於法規限制,醫師在實體診療才能發處方藥,僅有少數對象可以在遠距診療後直接到藥局拿藥。目前臺灣的相關平台能提供的醫療服務僅能提供諮詢與衛教等功能,若要發展遠距醫療,相關法規及個資保護技術仍待修改與改善。在醫病關係上,民眾可能會對於無法面對面見到醫師而產生不安全感,醫療系統該如何建立醫病的信任感,也是一大課題。但只要政府持續與醫療系統及民間企業齊心合作,遠距醫療可望在後疫情時代有更安全便利的發展。

-

◎延伸閱讀:

  1. Jasmine(2021年1月31日)。遠距醫療 — Teladoc (TDOC) 介紹、商業模式、產業護城河(1)。Jasmine – Medium。
  2. 李佳樺(2021年8月30日)。社群健康APP誕生!WaCare用關係網強化遠距醫療照護,還要把知識帶進偏鄉社區。Meet創業小聚。
  3. 社會創新平台(2017年12月12日)。打開電腦,把嘴巴開開 上線找專業醫生看病!。社會創新平台。
  4. 許鈺屏(2022年4月12日)。遠距醫療是什麼?台灣遠距醫療現況、法規、政策全整理。未來城市。
  5. 盧亞蘭(2020年10月9日)。【科技報橘專訪】WaCare 創辦人潘人豪帶著 AI 技術衝撞白色巨塔,從科技、產業、法規三面向解析「為何台灣還沒有 Teladoc」?。TechOrange 科技報橘。
  6. 賴岳炫(2021年3月15日)。Digital Health-遠距醫療市場的成熟,帶出居家照護缺口,高齡化的台灣有一大段路需追趕。TACC+。
  7. 蘇君薇(2022年2月24日)。「台灣是遠距醫療的沙漠,但有空間做!」 前矽谷創投返台打造首個線上醫療平台 只因醫師的一句話。今周刊。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