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說不出口的秘密—阿嬤們的月經記憶

說不出口的秘密—阿嬤們的月經記憶gji

聽說那個年代的月經……

「那個來不可以做發粿,會發不起來」、「全家人去拜拜求平安,但自己姨媽來不能進寺廟、碰香火」、「月事期間除草的話身體裡的氣會跑光」……一句句從阿嬤們口中吐露的禁忌,還原了她們成長歷程中,社會對於「月經」這檔事避諱又禁忌的樣貌。

在早年的社會氛圍中,普遍認為月經是令人感到污穢不潔、難以啟齒的,不僅無法在公開場合提起,還必須遵守諸多習俗規範,相關教育更是在這之中嚴重缺席。

一針一線串起的月事帶

除了觀念上的保守,當時也沒有如現今這般多元又方便的生理用品可供選擇,純手工「月事帶」成了那個年代女性的共同記憶。不同居住地會發展出各自的作法,例如在花蓮縣豐田地區務農的女性,會蒐集廢棄輪胎裁成長方形,四角縫上兩條繩子、中間墊一塊布,綁在腰間上以便種田;也有人拿粗草紙、雨衣、各種顏色的破衣褲等方便取得的材料製作。

令人感嘆的是,這些是大家心知肚明卻又避而不談的秘密,當身邊沒有男性時,女生們才能偷偷摸摸的討論關於月經的事情;媽媽也不易意識到女兒在面對初經來潮時需要的知識教育與心靈支持——禁忌代代相傳,教育卻原地停擺。

當改變開始發生

「做一場好夢,不止是長輩們想要做的夢,也是希望為每個女性做的夢。」長年接觸社區工作、關注女性議題的設計師吳致怡以此為出發點,與花蓮縣在地七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舉辦《在縱谷做一場好夢——阿嬤的秘密》,活動中帶領高齡女性動手製作月事帶,阿嬤們熟練的針線技巧復刻了五花八門的共同回憶,還互相交換試穿、討論如何綁在身上才牢固。

對她們來說月經曾是藏了一輩子的秘密,月事帶連帶成為難以啟齒的投射物,如今有機會與他人一起製作、回味,最後再綁上捕夢網,讓自己做一場好夢。「月事!」展覽以及《她沒說的》繪本中,也記載了這些作品背後一個個真實故事,將以往見不得光的祕密攤開在陽光下,曬得暖烘烘的。sm3

【圖片說明】蘊含著生命和生育的意義,月經的樣貌可以是多元、自然、美麗的。來源/Pexels。

將記憶與故事傳承下去

長期致力於推廣月經平權的非營利組織「小紅帽 With Red」,也曾於臺灣國家婦女館舉辦「阿媽ê月——跨世代女性身體記憶」展覽,將來自各方橫跨四代的月經故事,以及早年使用的月經布、月事帶、粗草紙等物品帶進大眾的視野。除此之外,小紅帽也將在宜蘭一整年下來與阿嬤及她們的女兒訪談的紀錄整理成《阿媽ê月》一書、【從阿媽ê月,聽阿媽欲講ê話】紀錄片。「月經」是女性生命歷程裡不可或缺的角色,讓阿嬤們的故事與真實經驗有機會訴說、被傳承,進而重新認識身體與自己、社會的關聯性;並透過跨世代間對於身體記憶的對話,喚起更多人對高齡與性別、月經與身體等議題的關注。

從難以啟齒到侃侃而談的秘密

這些看似歷時遙遠卻又是身邊真實發生的生命故事,乘載了屬於上個世代的記憶。我們看見了彼此的差異、內心的恐懼,一起溫柔地打破社會長年累積對於月經的誤解和迷思,重塑阿嬤們和社會大眾對月經的理解,擁抱每個人真實而各有多元特色的樣貌。

◎延伸閱讀:

  1. 聯合報(2022年11月25日)。【自說自畫】abwu/月事。聯合新聞網。(另開新視窗)
  2. 謝孟穎(另開新視窗)(2022年3月23日)。阿嬤們說不出口的小秘密:沒有衛生棉跟公廁的時代,月經來了到底怎麼辦?。風傳媒。​​(另開新視窗)
  3. 吳致怡(2018年)。阿嬤的秘密。picturebook - 《她沒說的》月經繪本。(另開新視窗)
  4. 吳致怡(2021年9月3日)。阿嬤的月事帶工作坊。picturebook - 《她沒說的》月經繪本。(另開新視窗)
  5. 吳致怡(2021年12月24日)。阿嬤的月事帶製作解說圖。picturebook - 《她沒說的》月經繪本。(另開新視窗)
  6. 鄭宇茹(2022年3月21日)。橫跨60年的月經故事展 「阿媽ê月」推月經平權 讓女人更自在做自己。CSR天下。(另開新視窗)
  7. 北台灣新聞網(2022年5月4日)。小紅帽協會「阿媽 ê 月-宜蘭跨世代女性身體記憶」於宜蘭人故事館正式開展 邀請大家一起聽見,橫跨七十年,宜蘭女性的故事。北台灣新聞網。(另開新視窗)
  8. 小紅帽With Red。 阿媽ê 月·跨世代女性身體記憶。小紅帽With Red。(另開新視窗)
  9. 小紅帽With Red(2021年12月23日)。【從阿媽ê月,聽阿媽欲講ê話】紀錄片。YouTube。(另開新視窗)
  10. 研之有物(2020年2月19日)。「停經後,女人還是女人嗎?」古人這麼看月經與更年期。泛科學。(另開新視窗)
  11. 王穎芝(2021年9月16日)。內褲裡的革命:月事史。世界走走。(另開新視窗)
瀏覽數: